![](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各高校:
为充分展现保险业在扶贫攻坚、民生保障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引导大学生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决定联合开展2017年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保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将组织动员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有利时机,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知识宣讲、实践调研,普及保险知识,传播风险防范理念,提升全社会保险保障意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7月-10月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
承办单位: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官网
三、活动对象
全国高校大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知识宣讲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及个人志愿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险知识宣讲活动。以国家倡导、社会关注、民众关心的保险惠民政策和保险扶贫服务为基础,围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扶贫小额人身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保险相关知识,依托学生志愿者和志愿团队,深入社区、农村,以入户走访、专场报告、文体活动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传播保险保障理念。
2.专项调研活动。以全国长期护理现状、全国职工养老现状及大学生助学贷款需求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长期护理调研以2016年相关调研为基础,继续推动深度开展。针对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城市及其条件相似的对比城市为重点,在全国24个城市具体实施;职工养老调研,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针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需求和意愿开展调研;学生助学贷款需求调研,针对目前校园信贷乱象及其解决方式,以学生需求为基础,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展调研。
3.“发现最美扶贫瞬间”活动。实践服务团队或个人志愿者在深入基层开展宣讲以及调研过程中,利用摄影摄像设备,寻找发现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扶贫对象最感人的瞬间,记录他们的欢笑和泪水以及背后感人的扶贫故事。
五、活动执行
1.活动报名。(6月30日-7月15日)
本次活动报名采取学校推荐、自荐两种方式。学校推荐由学生填写并提交2017年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保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表(附件1),并由校团委统一审核认定。自荐学生,自主在线填写活动实践报名表(附件2),由主办方审核认定。
2.审核培训。(7月16日-7月31日)
为保证活动开展的正规性和专业性,参与活动的人员须经过专项调研培训。培训将采取线上方式,通过“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微信号:InsuranceVolunteer)、QQ群(群号:227178143)开展。
3.活动执行。(8月1日-9月15日)
主办方为实践团队和志愿者提供执行清单、实践证明和一份短期意外保险保障。实践团队在实践地开展调研实践及宣讲,需准备“2017年全国大学生保险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字样的横幅;团队和个人需在“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微信号:InsuranceVolunteer)微社区栏目和新浪微博话题#大学生保险扶贫调研#中撰写活动心得。同时,鼓励团队或个人通过直播平台,直播实践活动现场。
4.总结宣传。(9月16日-9月23日)
参与团队需要提交一份活动总结报告、一篇文字报道、一篇组图报道,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视频。参加“发现最美扶贫瞬间”活动的团队或个人需提交一份摄影作品(原图)。
5.评选表彰。(9月24-9月30日)
活动将根据调研活动实际开展情况,对活动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摄影作品,以及调研工作优秀个人、团队进行评选,并通过大学生保险责任行活动总结大会进行表彰。
六、活动宣传
通过建立活动专题、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号召更多大学生参与活动,让更多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活动。
1.媒体宣传。邀请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传统媒体,新华网、中国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参与表彰大会报道,并且利用相关媒体资源转发实践活动相关报道。
2.网络宣传。中国青年网将制作活动专题页面,以文字、组图、视频等各种形式,对活动进行全程报道。
3.新媒体宣传。开通新浪微博话题#大学生保险扶贫调研#,实践团队及个人志愿者在实践活动中撰写心得体会;在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中青网教育等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活动相关报道。
七、注意事项
1.人员安全教育。加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提高解决他们安全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始之前,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人员需事先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对成员进行安全方面知识的教育。
2.活动计划制定。事先制定活动的具体计划。在进行活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纪律地实行活动调研,避免造成活动无目的、人员工作无秩序而导致时间浪费和人员安全问题的出现。
3.通报批评机制。实践活动是展示高校风采,体现参与师生素质的舞台。参与人员在实践地和服务地要如实开展并记录实践活动内容,提交实践调研报告。为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将对所开展活动情况及提交调查问卷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对认定存在虚报或造假问题的团队及个人,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收回资助奖励,并报所在高校备案。